国内游戏人对日本市场的误解,是怎么形成的?
这股热潮持续到90年2月四代发售,有的玩家前一天晚上直接带着睡袋和帐篷来排队,请见下图。 ![]() 如果只看《勇者斗恶龙》的发展史,我们对这股热潮的理解还不够强烈,也很容易把注意力只放在《勇者斗恶龙》上,实际上从1986年到1990年,有太多优秀的日式奇幻作品登场。 其中一个是日式奇幻在小说领域的扛鼎之作——《罗德斯岛战记》,本作的起源是1986年角川书店的杂志《コンプティーク》上刊登的D&D游戏实况文字记录,因受到好评,1988年推出水野良撰写的小说版和同名电脑游戏,1990年推出OVA动画,动画中的长耳精灵族设定得到众人好评,成为日式奇幻有别于西式奇幻的重要特征。 1987年也是Falcom日式奇幻《伊苏》系列诞生的一年,从87年开始伊苏系列在PC-88主机上连续三年推出了系列正统作品。 被誉为日本RPG双雄的《最终幻想》系列也诞生于1987年,1988年推出《最终幻想2》,1990年推出《最终幻想3》。虽然近年来的作品与传统日式奇幻不太一样,但是早期的《最终幻想》中战士、盗贼、黑魔导士和白魔导士等日式奇幻要素都是一应俱全的。 值得一提的是,同样采用日式奇幻题材的著名SLG《火焰纹章》初代“暗黑龙与光之剑”也发售于1990年。 当然,日本人熟知的日式奇幻作品远比我这里列出的要多,这里只选取中国玩家相对比较熟悉的作品。如果我们从一个日本80后的视角来看,接触到的大众媒体都是这种经过改良的日式奇幻作品,怎么会不沉迷呢? 随笔和结语 ChinaJoy期间与很多做日本游戏市场的朋友聊了聊,聊到中国游戏公司对日本市场的误解,比如《王者荣耀》日本版登录日本前我们就不看好,事实也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发展。 目前在国内腾讯一家独大,版号问题严峻的现实下,出海日本市场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。欢迎各位朋友加我微信hebeihang与我交流,共同探讨出海日本市场的各种问题。 来源:何某的游戏研究所 (编辑:二游网_345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